拒絕“寒冬”與“酷暑” 風電設備市場盡享繁榮
發布時間:2017.02.17
我國能源迫切轉型的需求,環境問題嚴重,而風電在新能源中相對成熟,這使得我國風電發展還有巨大空間。風電的迅速發展不僅向中國各地輸送了綠色清潔能源,同時也催生了中國風電產業鏈的繁榮發展。
拒絕“寒冬”與“酷暑”風電設備市場盡享繁榮
2016年借助抵抗霧霾的大戰,新能源的廟堂地位將進一步提升,再加上電改進入全面實施的關鍵階段,能源互聯網有望在2016年上半年實際落地,以及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范圍內對化石能源發起成本大戰,“新能源+”催化將加劇,行業呈現出不同風光。
中國的可再生能源事業發展迅猛,風力發電視模已占全球的約三成,預計未來五年間以中國為首的亞洲仍然是增長的主動力,亞洲裝機增量有望達到140GW,其中中國有望保持每年25GW以上的裝機量。這主要歸因于我國能源迫切轉型的需求,環境問題嚴重,而風電在新能源中相對成熟,這使得我國風電發展還有巨大空間。
日前從國家能源局獲悉,“十二五”期間,我國清潔能源快速發展,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規模分別增長1.4倍、2.6倍、4倍和168倍,帶動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了2.6個百分點。我國人均用能、人均用電分別提高了15.7%、29%,居民用氣人口提高了1.8倍。
2015年中國風電并網裝機超過1億千瓦,居全球首位。作為后起之秀,2005年中國風電總裝機占全球裝機僅為2.0%,僅僅十年時間中國風電累計裝機占全球裝機比例已達25.9%。風電的迅速發展不僅向中國各地輸送了綠色清潔能源,同時也催生了中國風電產業鏈的繁榮發展。
跨越式的發展繁華背后產生的棄風限電問題嚴重影響了中國風電行業的健康發展,風電資源與負荷中心錯配的矛盾愈加激化,綠色風電逐漸成為電網的負擔。中國環保在線認為,2016年風電產業將呈現七大發展態勢:1、政策層弱化裝機規模目標,推進風電合理開發;2、補貼退坡明確,國企或成堅守風電行業最后主體;3、跨區域送電緩解風電消納問題待解;4、風電環評、用地審批將更為規范;5、電網友好型性風電場將成為主流;6、風電造價降幅將放緩;7、風電及零件關稅降低,風電設備市場競爭愈加激烈。
風電產業鏈中,風電運營商的長遠發展主要依賴于規模優勢和區位優勢,五大電力集團不僅具有雄厚的裝機規模,同時在風況優質的三北地區配備了大量風電場,預期未來棄風率改善后會常年貢獻穩定利潤。風電運營商的核心競爭力為資源優勢+規模優勢。中游的風機制造商也具有較大彈性,龍頭風電整機廠商由于具有技術優勢和品牌優勢,我們認為在項目向南發展、行業規則強化、質量先于價格的幾大趨勢下,風機制造環節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龍頭廠商有望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關鍵核心零部件廠商也值得關注。
太平洋證券分析人士認為,新能源行業景氣長周期上升,目前國家“加快發展風能”的政策導向明確,風電不會出現“寒冬”或“酷夏”,隨著風電技術不斷進步,近負荷、低風速地區的風電場更具開發價值,看好陸上風電建設、風電場開發、風電售后和智能微網建設。